我讲《论语》12章
我们看下面一则——
子曰:“譬如为山,未成一篑,止,吾止也;譬如平地,虽覆一篑,进,吾往也。”
这句话怎么理解?
这本《新课标72篇古诗文全解》对这句话是这样翻译的:“好比堆土成山,只要再加一筐土便成山了,如果懒得做下去,这是我自己停止的。又好比在平地上堆土成山,虽是(刚刚)倒下一筐土,如果决心努力前进,我还是要坚持啊。”
大家看看,这个翻译有没有什么问题?
孔子打了两个比方,一是“为山”,一是“平地”,前者翻译成“堆土成山”没问题,但后者翻译成“在平地上堆土成山”,好不好?
显然不好。“平地”是什么意思?就是把地弄平整了。原来这个地不平,有一个大坑,现在要把它搞平整了,怎么搞?往坑里倒土石,一筐一筐地倒,最终把它填平。“覆”就是“倾倒”的意思。
“为山”和“平地”都是动宾关系。“平地”是“使地平”的意思。对,这儿的“平”是形动词的使动用法。这两个比喻,一是在平地上造山,一个是把洼地填平。前者需要堆土成山,后者是倒土平地。
我要堆土成山,一筐一筐地堆,最后只差一筐土,这个山就堆成了。这时候,我该怎么办?当然是一鼓作气,把最后一筐土堆上去,大功告成。当然,如果停下来休息会儿,稍稍延长一下成功即将到来的喜悦,也是可以的。但你不能忘了,还有最后一筐土。缺了这一筐土,就不能算是一座完整的山,那么你前面所有的努力都是白费,所谓前功尽弃。所以,在享受完了那成功在望的喜悦后,要赶紧把那一筐土堆上去,否则,功败垂成,殊为可惜。
大家是不是这样想的?我们来看这本资料里面是怎么翻译的:“如果懒得做下去,这是我自己停止的。”原文是:“止,吾止也。”,意思是如果停下来的话,那是我自己停下来的。
这个话究竟怎么理解呢?大家说说看。
那是“我”自己停下来的,没有谁逼“我”停下来,意思是,最后的功亏一篑,是你自己造成的,怨不得别人,谁让你放弃的呢?
是不是这个意思?那这个意思又是什么意思呢?
这句话是从反面讲的,意思是说,我们不应该“止”,越是接近成功的时候,越是不能“止”,要再接再厉,继续前进。是不是这样?大家都同意,我们暂且就这样理解?
下面一句就好懂了:要填平一大块洼地,才倒下一筐土,离成功还很遥远,这时我该怎么办?孔子说:继续倒土!谁让你继续倒土的呢?孔子说:是我自己。我要倒土,别人管不着。
但是,按道理说,这个时候如果停下来的话,损失不大,毕竟才到了一筐土嘛。不像前面堆山,已经辛辛苦苦堆了那么多土,只差一筐土就成了,这个时候如果停下来,损失就太大了。
两句话合在一起,是说,我们在做一件事的时候,无论是快要成功,还是离成功很遥远,都不能放弃,都要坚持,都要持之以恒地努力,都不能放松,不能懈怠。一旦放弃,就会前功尽弃;一旦懈怠,就永远不会成功。
是不是这样?大家觉得这个意思对不对?理解得好不好?正如这本教辅书里所说:孔子的这则语录是“运用比喻表达积极进取的精神。”
同学们还有疑问吗?没有?
我有!
现在,我告诉大家,这种理解是不对的,孔子根本就不是这个意思,这本教辅书的编者根本就没有读懂孔子的这句话。
孔子说:快要成功了,不能放弃啊!孔子又说:离成功还远着呢,不能放弃啊!这不像孔子讲的话。这不就是一个大忽悠吗?你就说“永不言弃”不就行了?或者说“不忘初心,砥砺奋进”也好啊。
但是,我们知道,人生啊,有时也要学会放弃的啊,该放手的时候要放手,该丢下的要丢下,用一句时髦的话讲,叫“及时止损”。
积极进取是勇气,懂得放弃是智慧;敢为是很了不起,但敢于不为可能更了不起。
我们知道,孔子是一个“知其不可为而为”的人,但他有时还是一个“知其可为而不为”的人。
不仅如此,他更知道:何事可为,何事不可为;何时可为,何时不可为。
也就是说,是“止”,还是“进”?要自己做出判断,不能听别人忽悠。
所以,孔子斩钉截铁地回答:止,吾止也;进,吾往也。
这两个“吾”字,下得很重!停下来,是我要停下来的;向前,是我要勇往直前的。这是我的事情,我知道我要什么,我也知道自己该怎么做。
现在,我们再来看这句话——
“譬如为山,未成一篑,止,吾止也;譬如平地,虽覆一篑,进,吾往也。”
这儿的“止”和“进”都是基于自己的思考和判断而做出的正确抉择。
为山时,哪怕“未成一篑”,也要果断的停止;平地时,即使“虽覆一篑”,也决不停下。
这才是孔子,永远在正确的时候做出正确的决断。
别人可能在孔子“未成一篑”时“止”而感到可惜,为孔子“虽覆一篑”时“进”而感到可笑,但是,孔子不为所惑,不为别人的鼓噪而盲动,也不会因为别人的讥笑而苟且。
大家觉得这样理解行不行?是不是很有意思?如果你有其他理解也说说看。
2019.9.30